校直过程基于材料塑性变形特性,通过反向施力抵消原有弯曲应力。其技术要点包括:
- 弯曲点定位:利用三点支撑法检测最大弯曲位置
- 反向载荷施加:根据材料屈服强度计算施力值(以45#钢为例,校直应力控制在400-500MPa区间)
- 过弯补偿:考虑金属回弹效应(碳钢回弹量约5-8%),需预设5%-10%的超程量
- 循环修正:采用”检测-施力-复检”迭代流程,直至直线度达标(通用标准为≤0.05mm/m)
标准操作流程:
1. 准备工作
- 清洁丝杆表面油污,去除毛刺
- 准备检测工具:千分表、标准平尺
- 记录原始弯曲数据(建议每200mm设置一个检测点)
2. 设备调试
- 调整V型支撑间距(L=1.2D~1.5D,D为丝杆直径)
- 校准百分表零点,设置安全压力阈值
3. 校直操作步骤
- 将丝杆置于支撑架上,转动检测初始弯曲方向
- 使用色笔标记最大弯曲点(通常在中间1/3区域)
- 施力机构对准凸起面,缓慢加压至预定值
- 保压30-60秒后卸荷,旋转丝杆180°复测
- 重复操作直至各截面跳动量≤0.03mm
手动丝杆校直机作为基础工艺装备,在提升设备可靠性、降低维护成本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操作者需深入理解材料力学特性,结合精准的检测手段,才能实现高效优质的校直效果。